首页

女王sm直播

时间:2025-05-29 15:46:42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22570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健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这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有力体现,对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

  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与党和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密不可分。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亟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但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扩容提质增效。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产业与就业的重要环节。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将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谁服务”,精准发现识别服务对象、摸排判断服务需求;围绕“服务什么”,完善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怎样服务”,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围绕“谁来服务”,打造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围绕“服务提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以“五个围绕”为实施路径,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巩固就业稳定态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山东推出“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四川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基地……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以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定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法工艺大师在沪展开“匠”与“艺”的对话

“我很好奇中国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发展的。”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委员,前蒙古总理办公室主任兼首席顾问,前蒙古人民党书记阿尤希·阿荣吉雅(Ayush Ariunzaya)告诉记者,在上汽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参观让她叹为观止。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浩然等主讲嘉宾就相关话题与香港青年进行互动交流,为青年朋友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及法治教育课。(完)

沈昌祥院士:安全可信保障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前提

近日,河南郑州迎来春节后首批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这既是河南2024“万名澳洲游客行走河南”产品的首发团,也是河南省2024“行走河南”入境游市场启动的开篇之作。这些澳大利亚游客中,绝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来到河南,他们在这里开启中原文化之旅。

盐湖水变海水 新疆阿图什让盐碱地上“长”海鲜

“上海合作组织务实合作前景广阔。”巴克特古洛娃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本地区的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期待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进一步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希望各国加强合作,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和进步,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甘肃文化品牌:县里有支“文艺轻骑兵” 让群众精神文化富起来

(六)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积极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稳慎推进新型食物产业化。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拓展新型饲用蛋白来源,推广应用微生物菌体蛋白。加快藻类食物开发,发展海带、裙带菜等食用海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